婉拒表哥二次借款买车,心中释然
借钱买车被拒两次,表哥的执念让我深思,金钱与亲情该如何平衡
我盯着手机屏幕发愣。表哥的微信头像还是三年前在4S店门口拍的那张——他搂着一辆二手大众,笑得像拥有了全世界。去年他找我借十万买车,我拒绝了。今年他又来借十万,理由依旧是买车。这次我多问了一句:“哥,你不是有车吗?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五秒。
“那辆...卖了。”
后来从表嫂那儿得知,他去年贷款买了辆宝马X3,月供八千。开了半年发现养不起,折价六万转手,现在又想买辆二手奥迪。
我们总在重复同样的错误——用消费填补虚荣。我理解表哥,真的。在小县城,车是男人的脸面。但我不理解的是,为什么要把脸面建立在别人的钱包上?
记得小时候,他带我爬树摘桑葚。我卡在树杈间不敢动,他在下面喊:“怕什么,跳下来我接着!”我闭眼一跳,他真接住了。现在他站在生活的树杈上,却指望每个人都能接住他。
心理学家说,频繁借钱消费的人,往往在逃避某个更深层的问题。 表哥的问题是什么?也许是初中辍学后的自卑,也许是被亲戚比较的焦虑。车成了他的盔甲,可惜这盔甲是纸糊的。
我第二次拒绝他后,妻子问:“不怕他生气吗?”怕,当然怕。但更怕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真正的帮助,有时候看起来像冷酷。
昨晚梦见我们回到那棵桑树下。他说:“这次我爬低点。”我点头:“好,摘不到甜的也没关系。”
有些成长,必须自己完成。就像还贷。就像选择。就像明白——车会贬值,但踏实的日子不会。
#十月热门旅行地盘点#
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