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根廷总统米莱的"电锯改革"满一年半,交出了一份撕裂国家的成绩单:通胀从211%暴跌至个位数,财政赤字奇迹般转为盈余,代价却是54.3%的贫困率和179万失业大军。
当超市货架空空如也、民众被迫用木柴煮饭时,米莱却宣布"真正的电锯改革才刚开始"——他计划裁掉7万公务员、取消90%国家税收,甚至允许用未申报的美元买房买车。
这场以自由为名的豪赌,正让阿根廷沦为全球最残酷的经济实验室:穷人饿着肚子为奥派理论买单,而国际资本已准备好瓜分这个国家的最后血肉。
01 电锯下的阿根廷:数据繁荣与人间地狱
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·苏尼尔达每天看着禽肉店冷柜里的存货发愁。
尽管牛肉价格数月未涨,顾客却越来越少,人们只买"日常所需的很少量商品"。
阿根廷牛肉消费量跌至13年最低,乳制品消费量同比下降11.4%,连中产也开始用玉米粥替代肉类。
在加拉汉儿科医院,走廊挤满抱着病童的家长,医护人员用木柴煮饭以节省燃气费。
公立学校教师西尔维娜的工资已不够支付房租,她被迫刷信用卡买食物,向银行借贷度日。
联合国数据显示:阿根廷70%儿童生活在贫困中,近百万人饿着肚子入睡。
然而官方经济报告一片光明。
2024年10月,阿根廷实现连续第9个月财政盈余,5233亿比索的数字创下纪录。
通胀率从米莱上任时的211%骤降至今年1月的个位数,黑市美元溢价从100%缩窄至15%。
建筑业增长9.9%,农业增长6%,股指Merval狂飙122%。
02 穷人的饥饿与富人的盛宴
64岁的莱拉·戈麦斯缩在厨房角落数着面条。 "我吃不起肉,每次购物篮里的东西都比上次少"。
他的退休金因政府削减福利被冻结,而燃气费一年暴涨715%。
像他这样的退休人员,正承担着财政盈余的最大代价:养老金拨款被砍23%,慢性病治疗资金锐减60%。
与此同时,米莱的"美元回归计划"为富人打开绿色通道。
政府允许用未申报的美元资产购房购车,承诺"不追查资金来源"。
2700亿美元灰色资本瞬间激活,总统发言人曼努埃尔·阿多尼高调宣称:"你的美元你做主! "。
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高档社区,美元交易的高级轿车销量翻倍,而贫民窟的流动厨房每天要多煮40公斤大米救济饥民。
这种分裂直接映射在支持率上。
阿根廷最富有的20%人群中,米莱支持率达59%;最贫穷的20%人群中,支持率仅39%。
当肉贩为销量发愁时,外资已在能源和矿业领域砸下118亿美元——米莱为这些项目提供25%的企业所得税、30年税收稳定的超级优惠。
03 电锯砍向哪里:从政府到民生的手术刀
米莱的"电锯"首先肢解了阿根廷政府。
17个月内裁员4.8万名公务员,国家公共行政部门缩编13.7%,国企裁员16.4%。
教育部、劳工部等部门被直接裁撤,内阁从18个部门砍到9个,每年节省18.85亿美元。
第二刀砍向社会福利。
公共交通补贴取消导致票价上涨3倍,大学预算削减触发数千教授辞职转投私立机构。
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的经费从GDP的0.3%腰斩至0.15%,引发科学家集体抗议。
阿根廷政府甚至暂停向地方政府支付转移款——2023年这笔支出高达5930万美元,2024年只剩330万美元,实际降幅97.3%。
最狠一刀是税收改革。
米莱宣布2025年取消90%国家税,允许地方自主征税。
配合《紧急状态法》中的劳工改革:试用期从3个月延至6个月,企业解雇成本大幅降低。
在资本狂欢中,制造业却失去4万个岗位,1000家工厂倒闭,工业产出下降12.4%。
04 自由市场的残酷悖论
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诺玛·卡内帕在流动厨房舀起一勺米饭。 "米莱只为富人工作",她面前的队伍越来越长。
这印证了奥地利学派的冷酷逻辑:米莱认为政府干预扭曲价格信号,必须通过彻底自由化让市场"自然净化"。
现实却走向理论的反面。
当米莱取消价格管制后,乳制品单月涨价4.7%,面包涨价2.1%,水电费持续飙升。
比索贬值虽刺激了26.1%的出口增长,但进口暴跌导致药品短缺,公立医院抗生素断供。
更讽刺的是,自由化催生了新的垄断:跨国资本通过《激励投资法案》控制锂矿、页岩气等战略资源,税收优惠长达30年。
民众用脚投票揭露真相。
阿根廷人每月购汇额度放宽后,富人争相兑换美元资产保值,而穷人连200美元限额都用不完——他们根本无钱购汇。
当米莱欢呼"经济自由"时,68%的阿根廷人承认"没有足够钱购买食物",比例高居OECD国家榜首。
05 撕裂的国家与未完成的实验
五月的地方选举暴露了社会鸿沟。
米莱的自由前进党在首都狂揽30.1%选票,得票率比2023年翻倍。
但在贫困率超50%的内陆省份,抗议者焚烧米莱画像,封锁高速公路要求恢复食品补贴。
联邦法院已多次叫停米莱的行政令,各省省长因转移支付中断公开宣战。
前盟友马克里痛批米莱"蔑视制度",两人因最高法院任命彻底决裂。
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也警告:阿根廷靠"不可持续的临时措施"实现财政平衡,延迟支付养老金、停建基础设施只会埋下更大危机。
此刻的阿根廷医院里,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绝望选择。
"患者必须在就医和吃饭间二选一",而医护人员工资已低于贫困线。
当米莱在农业展销会宣布"幸福时光就在眼前"时,首都的科研人员正举着"砍预算是杀死未来"的标语游行。
这场实验没有赢家——只有数据报表上的绿色箭头,和货架空荡的超市里,越来越长的饥饿队伍。
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