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车展冷清背后:新势力收起花活只谈卖车
今年去成都,本来想着顺便看看车展,结果一进场就觉得气氛不对。往年那种人挤人的热闹没了,几个熟面孔豪华品牌干脆缺席,剩下的展台也没多少“第一次见”的新车。朋友老周还打趣,说这次像是赶集——摊位都在吆喝优惠,不像以前拼灯光舞美、搞噱头。
走到一个角落,看见某品牌销售在给两位大叔算账,“这套权益下来差不多省个两万多”,语气比我上个月去他们4S店时诚恳多了。后来才听懂,这些促销力度大的,多半是为了冲季度销量,有的甚至是在生死线上挣扎着要留住市场份额。
印象里,新势力以前最会玩花样——去年还看过他们请乐队现场唱歌,今年反倒安静得很。蔚来的展台摆着乐道 L90 七座版和萤火虫游牧美拉德版,其实就是现款的小改,但边上贴着“全系标配100kWh长续航电池包”的牌子,还有路线图显示川西环线和滇藏换电年底能跑通。我隔壁有个开ES6的邻居,一听说滇藏能换电,就开始盘算明年暑假自驾进藏了,不过他也吐槽一句:“续航够用,可别哪天APP更新又限速充。”
零跑那边直接送价值2000块的新漆色,只要月底前下单;理想讲的是VLA司机大模型,小鹏则把三电系统和智驾升级挂在嘴边,小米更佛系,就是把阵容摆出来看看;唯一显得热闹点的是鸿蒙智行,一口气带来五款车型,但基本都是提前预售过的,所以现场惊喜感有限。有媒体朋友悄声说,现在这些厂子都盯着财报数字走路,不敢乱烧钱博眼球了。
翻财报才知道原因——蔚来第二季度营收交付双创新高,可净亏损还有50亿出头,要第四季度扭亏几乎是硬仗。他们给第三季度定了最高交付目标,还提到通过供应链降本、平台复用等方式压成本。我认识的一位做内饰件模具的师傅就说,他们最近接到蔚来的订单量明显增加,而且要求工艺统一化,以后同平台不同车型能共用更多零件,这样单价才能压下来。小鹏那边亏损已经缩到4.8亿,如果P7、G7继续卖得好,下半年真有可能转正,不过年底首发增程版动力,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资源分配的大考验。而理想虽然盈利,但纯电项目回报慢,所以i8成败很关键,在这届成都车展也格外强调它的亮点配置,比如二排独立加热按摩座椅这种细节,被销售反复演示给观众看,我试了一下腰托调节,比我家里的按摩椅柔和很多,就是价格嘛……咳咳。
至于新能源新面孔,也不是没有,比如昊铂A800、岚图追光L,都搭载华为乾崑ADS 4加鸿蒙座舱。但老实讲,这套组合大家早就耳熟,真正让人停下来看的还是设计或者空间表现。我蹲在A800副驾驶试坐的时候,一个带娃的大姐直接问销售:“后备厢放婴儿推车够不够宽?”她根本没关心芯片型号。这让我想到之前修理厂师傅聊过的话,“技术再好,你家冰箱塞不下菜照样嫌弃。”smart精灵#5 EHD就是插混版本,也是延续原有思路,没有太强的新鲜感。
合资品牌更低调,日产N7只是换限定色;别克推个辅助驾驶技术名号;福特烈马主打高阶辅助驾驶功能,新宝马i4、新沃尔沃XC70露露脸就完事。一圈逛下来,那种“一眼惊艳”的感觉确实少了。今年趋势依旧是插混化+智能化,好处是销量密码稳妥,但坏处就是容易千篇一律。
不过,从养护角度看,有些配置真不是越智能越好。我表弟买了一辆搭载高级辅助驾驶的新SUV,上个月因为摄像头积灰识别错误,在高速差点误判变道,他现在每次洗车都会特意擦传感器,还笑称这是“养电子宠物”。而且冬天北方道路撒盐,对底盘线路腐蚀快,如果厂家不给足防护层,用几年各种传感器故障码肯定会冒出来,到时候维修费可比换机油贵多了。
至于华为,今年朋友圈越来越大,从岚图、高山系列,到昊铂都搭载它家的方案。但站观众视角,它已不是稀罕事儿,更重要的是整台车是不是顺手耐用。有些消费者宁愿选稳定性好的旧平台,也未必追最新科技潮流。这一点可能也是未来差异化竞争突破口之一——比如空间利用率极致优化、电池抗低温性能提升等等,比堆参数更实际。
临走前,我碰见一个从重庆赶来的中年夫妻俩,他们刚订了一辆纯电SUV,说优惠幅度比之前去店里问时多出七八千,还送三年保养。他们笑呵呵地提袋离开,而我突然意识到,对于准备买的人今年成都车展或许并不无聊,只不过精彩发生在签合同那一刻,而不是闪光灯下面。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。
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